“明代開國功臣常遇春墓的石馬,是不是放錯了地方?”最近,有文物愛好者發帖詢問。記者查看后發現,常遇春墓的石馬放置得的確與眾不同。神道是古代高規格墓葬的重要部分,兩側一系列石像的排列也頗有講究。但在紫金山上的明初功臣常遇春墓,神道上一對石馬卻離開“石像隊列”,各向兩側偏離了20多步遠。記者了解到,這可能是20多年前配合城建,遷移神道時出的小差錯。但文保專家呼吁,作為明孝陵一部分,常遇春墓“貴為”全國文保單位,這對石馬應盡快“歸隊”。
朱元璋時代的軍方“二號人物”常遇春,600多年后,他的陵墓僅存墳塋、墓碑與神道石像。發帖者認為,一般來說,神道石刻都應該緊貼著神道放置,列成一排,但常遇春墓的石馬卻被放置在距離神道五十米的地方?!斑@種神道石刻的排列方法明顯與明代墓葬制度不符。”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