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子外邊的竹編套是用赤水當?shù)氐拇戎窠?jīng)過20多道手工工序制作完成的,通過培訓,當?shù)剞r(nóng)民也能完成,制作一個竹編套,村民可獲得100元的收益。這100元對于當?shù)卮迕駚碚f是一個小小的生活夢,而每一個人的一個小夢就是我們國家的中國夢。”2018年全國兩會期間,赤水竹編省級代表性傳承人楊昌芹站在“代表通道”上,講述了竹編村的致富故事。據(jù)記者了解,他們團隊里有三分之一是“90后”和“00后”,大家嘗試開展直播帶貨,讓更多的人了解赤水竹編。
從赤水竹編乏人問津到年輕人加入傳承隊伍,從找不到出路到全村年營收2000萬元,非遺改變了貴州赤水很多人的生活,而對楊昌芹來說,最大的變化是眼界開闊了。“這要感謝研培計劃的開展,讓我去了很多高校學習,才懂得赤水竹編可以在生活中更加多姿。”她說。
研培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