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大寫意湮染技術與《漓江春雨》的故事
最能體現榮寶齋木版水印大寫意畫復制技法的第一張復制品應當是先生的《漓江春雨》。大約在一九五三年,我們已復制了一些先生和先生的畫作,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是,總的來講,畫幅還比較小,并且畫上都沒有大塊的暈染。為了能進一步擴大復制的范圍,從技術上講,就需要在表現大寫意畫中大塊暈染方面有實質性的突破,于是,我們挑選了先生的《漓江春雨》作為復制目標。雖然徐先生畫的是雨中漓江,但是,在該畫中并沒有畫出“雨”,而是通過深淺不一,但水汽飽滿的墨色將浸潤在春雨中的漓江山水表現得淋漓盡致,當人們讀這幅畫時,就會有恍然置身于潤物無聲的細雨之中的感覺,并能感受到涼潤的水汽。這么一張充滿“水汽”的畫如何才能印好呢?由于是大寫意,對于分版和刻板要求都不是特別高,只是由于該畫超出以往的尺幅,
[詳細...]